2008.11.05 昆山学员园区科技园参观

 今天上午在家里整顿,处理邮件,确定行程细节,12点钟出发,1:40抵达国际科技园。

虽然感觉安排的很细致,可是在我们内部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且,小问题可以致命:

1、时间被随意改变了,本来约定13:00点从昆山基地出发,14点前准时抵达,可是在1:40分我打电话的时候,学生的大客车还在千灯,让所有相关的环节和人员无谓的等待,让我们陪尽笑脸,觉得跟我们的人员打交道比跟外人打交道还要艰难,甚至有种愚蠢的感觉,这种感觉很糟糕。

2、一再嘱咐的手持喇叭、对讲机一样都没有兑现。虽然是小事情,可是我觉的我们的某些人愚蠢也就愚蠢在这方面。250多人的规模,跟50甚至100人的规模有着本质的区别,绝不是简单的数量的问题,这个小小的失误让我的参观过程沦为3流水平,甚至说完全失败也可以。分散开来近100米长的队伍,喊破喉咙,满头大汗,无济于事,集合要20分钟,上车10分钟,下车十分钟,照相根本无法组织,队伍头喊话队伍中部都听不到,也不听,更不论尾部了,但当时已经没有时间气愤,强把一走了之的想法压下来,只是在想:如果我手下的员工如此做事,我会如何处理,也许不会等到对方把辞职书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就让对方直接离开。

3、因为时间的问题,中间的一个参观环节被去掉了,争取明天不这样。

4、昆山的员工在工作思想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时AMBO最不在意也是最不擅长的,我担心,现在这批员工都不会有机会走那么远。

在金鸡湖,同学们都很喜欢,晚上5点钟,6辆大巴车离开金鸡湖畔,缓缓走上了现代大道,向昆山基地驶去。

夜幕降临,园区是明亮和美丽的,但交通依然堵塞严重,公交车缓缓的在路上爬行,到家已经19点多。然后才感觉到这一天,很累很累。

相机没电,只拍了几张照片;

杨世强打了几个电话,关于华道数据公司的人才订单的问题,其实远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我们没有人仔细考虑这个项目,关键还在招生,其他都是次要的,只能等到周五才有空处理了;

李小龙传奇大结局。

2008.11.05 昆山学员园区科技园参观 - 网络麦田守望者 -

2008.11.04 昆山企业拜访及合作洽谈

 上午7:30分准时从家里出发,天气大雾弥漫,车前几米就变得模糊不清了,不敢快开。

沪宁高速公路封闭了,只能走312国道,延长了路上的时间,到昆山华侨的时候已经9:30分了。

之后与华道的陆英小姐联系了一下,立即出发去华道,位于花桥商务城对面的亚太大厦,半小时后抵达,路易小姐正在与其老总丁总在外面谈话,我们等了较长时间。

最后与丁总及一个人力资源专员刘亮正式洽谈,关于人才招聘细节问题,包括要求、待遇、培训、流程和时间分布等等,直到11:15才结束。

回到产业园用午餐,乔魏刷卡。与李培探讨了明天250人参观苏州工业园区适宜,明确细节问题。

用餐后稍事休息,随即驱车来开,直奔中企动力昆山分公司,与李氏忠洽谈合作,了解企业需求,整体感觉还不错。

下午两点钟,按照计划,去网进科技拜访邵经理,详细落实了人才订单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式,因为是老客户了,都比较随意,圆满结束。

离开时昆山的时候,已经4点多了,返回苏州。

20081104 昆山企业拜访及合作洽谈

上午7:30分准时从家里出发,天气大雾弥漫,车前几米就变得模糊不清了,不敢快开。

上午7:30分准时从家里出发,天气大雾弥漫,车前几米就变得模糊不清了,不敢快开。

沪宁高速公路封闭了,只能走312国道,延长了路上的时间,到昆山华侨的时候已经9:30分了。

之后与华道的陆英小姐联系了一下,立即出发去华道,位于花桥商务城对面的亚太大厦,半小时后抵达,路易小姐正在与其老总丁总在外面谈话,我们等了较长时间。

最后与丁总及一个人力资源专员刘亮正式洽谈,关于人才招聘细节问题,包括要求、待遇、培训、流程和时间分布等等,直到11:15才结束。

回到产业园用午餐,乔魏刷卡。与李培探讨了明天250人参观苏州工业园区适宜,明确细节问题。

用餐后稍事休息,随即驱车来开,直奔中企动力昆山分公司,与李氏忠洽谈合作,了解企业需求,整体感觉还不错。

下午两点钟,按照计划,去网进科技拜访邵经理,详细落实了人才订单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式,因为是老客户了,都比较随意,圆满结束。

离开时昆山的时候,已经4点多了,返回苏州。

2008.11.01周六 睿睿内向胆小的缺点

真正休息的一天。

早上岳父岳母去旅游,要6点就出发,所以我在5:30就起来了,好在是周末,不用担心上班没精神,睿睿依然的精神抖擞,看书画画看电视四处跑动,没有一刻消停,在饱饱的吃了早餐后(一碗鸡蛋糕,一个鸡蛋,一小碗粥,几块馒头和红烧肉),拉了一个臭臭,还弄在裤子上了,重新给他清洗了一下手脸,换了干净的裤子,早晨真的够忙碌,直到7点多,他妈妈也起床了,小玩了一会之后,睿睿困意来袭,在9:05分酣然入睡。

难得清闲,收拾房间,上网,然后在10:00点钟也跟他一起睡了一觉,没想到一觉睡到中午12:15了,这小子睡了3个多小时,看来安静的房间和没有鞭炮打扰的环境里,他还是可以睡大觉的。

起来吃了他妈妈给他做的“肉糜”,其实是想做丸子汤来的,可惜没加面粉,都散开了,本来就不会做,没办法,我们在他的肉糜唐莉煮了饺子,对付吧。

下午跟睿睿出门散步,先去了篮球场,到处走动了一下,草坪很高和茂盛,在里面行走竟然有费力的感觉。旁边就是高压线,原来不了解也没有注意过,这次在园区买房子才注意到这个环境的影响之大,提心吊胆。

去了别墅区,然后到唐寅园,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在玩。这时候我才发现,睿睿现在变得内向和胆小了,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让我有些担心。为了改变他这个缺点,我有意找小朋友跟他一起玩,共享玩具,互相聊天,一起跑动,也许是一个人只跟家人在一起玩的时间太长了,不习惯跟别的小朋友以及陌生人打交道了,原来那种无所畏惧的状态看不见了,这很恐怖,我们要注意了,多去公共环境,多跟人打交道,不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不敢见人。

一直玩了两个多小时,天要下雨,我们急急忙忙赶回来了。

下午没在睡觉,玩得很开心,然后洗澡,8点多终于睡觉了,知道今天早晨4:30分。

 

20081101周六 睿睿内向胆小的缺点

真正休息的一天。

早上岳父岳母去旅游,要6点就出发,所以我在5:30就起来了,好在是周末,不用担心上班没精神,睿睿依然的精神抖擞,看书画画看电视四处跑动,没有一刻消停,在饱饱的吃了早餐后(一碗鸡蛋糕,一个鸡蛋,一小碗粥,几块馒头和红烧肉),拉了一个臭臭,还弄在裤子上了,重新给他清洗了一下手脸,换了干净的裤子,早晨真的够忙碌,直到7点多,他妈妈也起床了,小玩了一会之后,睿睿困意来袭,在9:05分酣然入睡。

真正休息的一天。

早上岳父岳母去旅游,要6点就出发,所以我在5:30就起来了,好在是周末,不用担心上班没精神,睿睿依然的精神抖擞,看书画画看电视四处跑动,没有一刻消停,在饱饱的吃了早餐后(一碗鸡蛋糕,一个鸡蛋,一小碗粥,几块馒头和红烧肉),拉了一个臭臭,还弄在裤子上了,重新给他清洗了一下手脸,换了干净的裤子,早晨真的够忙碌,直到7点多,他妈妈也起床了,小玩了一会之后,睿睿困意来袭,在9:05分酣然入睡。

难得清闲,收拾房间,上网,然后在10:00点钟也跟他一起睡了一觉,没想到一觉睡到中午12:15了,这小子睡了3个多小时,看来安静的房间和没有鞭炮打扰的环境里,他还是可以睡大觉的。

起来吃了他妈妈给他做的“肉糜”,其实是想做丸子汤来的,可惜没加面粉,都散开了,本来就不会做,没办法,我们在他的肉糜唐莉煮了饺子,对付吧。

下午跟睿睿出门散步,先去了篮球场,到处走动了一下,草坪很高和茂盛,在里面行走竟然有费力的感觉。旁边就是高压线,原来不了解也没有注意过,这次在园区买房子才注意到这个环境的影响之大,提心吊胆。

去了别墅区,然后到唐寅园,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在玩。这时候我才发现,睿睿现在变得内向和胆小了,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让我有些担心。为了改变他这个缺点,我有意找小朋友跟他一起玩,共享玩具,互相聊天,一起跑动,也许是一个人只跟家人在一起玩的时间太长了,不习惯跟别的小朋友以及陌生人打交道了,原来那种无所畏惧的状态看不见了,这很恐怖,我们要注意了,多去公共环境,多跟人打交道,不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不敢见人。

一直玩了两个多小时,天要下雨,我们急急忙忙赶回来了。

下午没在睡觉,玩得很开心,然后洗澡,8点多终于睡觉了,知道今天早晨4:30分。

20081031 小雨 周末 哈尔滨房款拿到了

一天无话,忙着完善我的博客;

下午三点,接到通知,哈尔滨的房子手续办理完毕,已经拿到房款了,感觉不错的,只是,少了一套房子,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一天无话,忙着完善我的博客;

下午三点,接到通知,哈尔滨的房子手续办理完毕,已经拿到房款了,感觉不错的,只是,少了一套房子,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关于园区的房子,虽然签订了合同,但还是等两天在全部付款比较好,因为房屋新政一直没有明确贷款利率折扣细则,别有什么好事我们因为急于付款而错过了。

想想这几天耽搁的非常值得,先是中央新政,减少契税50%,降低大款利率为7折,就省了几十万元了,感觉很不错的。但愿不要过几天就真的大幅度降价,那我就赔了;而且,我买的房子这几天竟然涨价了,跟没想到,谁都想不到的,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还有如此不怕死的开发商。

天气一直在下雨,情绪不高,早晨不到四点就醒了,再也没睡着,有点困了。

20081031 温哥华改变我北京的脚步

在出差去温哥华的前三天,我每天的平均睡眠不足5个小时,而这绝不是因为兴奋所致。我最忙碌的最后一天几乎惨不忍睹:早上7点起床,赶着8点到公司,把头天晚上校对好的黑白纸样标好各种备注放在美编的桌上;给国外发邮件继续索要久久没有回复的照片;撰写下午用的采访提纲;10点钟,编辑部例会我是绝不能缺席的,因为老板通常会在某人出差的时候格外“想”她,并经常发问“那个谁怎么好久没来?”;12点的午饭我决定奉献给另一轮校稿,这样可以让我下午准时在1点半出发采访;从公司到采访的酒店,坐公车要45分钟完全来得及,但我心急如焚,根本受不了迟钝的公车走走停停;然后去另一家酒店补拍图片时,我也同样一挥手上了出租车;6点回到公司时,同事们都下班了,美编把改好的稿子留在了我的桌上,查邮件时发现我终于收到了国外的回复;朋友在MSN上约我打网球,我哼哼了两句歌词“没时间,我没时间”就把她给回了……谢天谢地,这样的生活终于在我第二天中午登机的那一刻终止了,我关了手机,爱谁谁吧! 

在出差去温哥华的前三天,我每天的平均睡眠不足5个小时,而这绝不是因为兴奋所致。我最忙碌的最后一天几乎惨不忍睹:早上7点起床,赶着8点到公司,把头天晚上校对好的黑白纸样标好各种备注放在美编的桌上;给国外发邮件继续索要久久没有回复的照片;撰写下午用的采访提纲;10点钟,编辑部例会我是绝不能缺席的,因为老板通常会在某人出差的时候格外“想”她,并经常发问“那个谁怎么好久没来?”;12点的午饭我决定奉献给另一轮校稿,这样可以让我下午准时在1点半出发采访;从公司到采访的酒店,坐公车要45分钟完全来得及,但我心急如焚,根本受不了迟钝的公车走走停停;然后去另一家酒店补拍图片时,我也同样一挥手上了出租车;6点回到公司时,同事们都下班了,美编把改好的稿子留在了我的桌上,查邮件时发现我终于收到了国外的回复;朋友在MSN上约我打网球,我哼哼了两句歌词“没时间,我没时间”就把她给回了……谢天谢地,这样的生活终于在我第二天中午登机的那一刻终止了,我关了手机,爱谁谁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已经习惯并且感谢这种出差前的奔波与昼夜颠倒,它不仅让我一天之内能处理完3天的工作,还能让我在飞机上享受比家里还踏实的睡眠,并且非常有助于克服时差。但对我这样的亚洲旅客来说,温哥华最大的时差并不是格林威治时间之差,而是生活节奏之差。

北京香格里拉酒店的公关经理E小姐曾经在加拿大工作了3年,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上午10点多,老板很生气地问她,“上班时间你怎么不工作?”E小姐委屈地告诉老板自己把今天的工作都做完了,老板气汹汹地说“那明天的呢?”E小姐小声嘀咕着“我三天的工作都做完了。”老板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摇头走了。亚洲员工接到任务,不是计划下周或者明天做,而是计划现在就做。但在加拿大,人们都保持在同一个秩序的节奏上工作,没有人慢,但也没有人快。

温哥华改变我北京的脚步 - 网络麦田守望者 - .

在格林威治时差影响下昏昏睡去的第二天上午,加拿大朋友Josie和我们一起在STANLEY公园骑自行车,高纬度加上海岸气候,温哥华秋天十几度的气温把公园里的植物渲染成十几种深浅颜色,天蓝得就像北京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温带树木上都挂着那种让加拿大人自豪的、可以证明空气质量的绿色絮状物,尽管气温只有15摄氏度左右,沿海的公园跑道上仍不乏穿着短裤甚至比基尼的慢跑者和自行车骑行者。

“你觉得温哥华的生活节奏慢吗?”我问Josie,她一边跟在我后面骑自行车,一边说,“如果是说这些在STANLEY公园慢跑的人,我想这里的速度可不慢呢。但他们怎么有时间在星期三的上午慢跑?因为他们的生活很慢。”Josie把我说晕了,因为生活节奏慢,所以他们有时间慢跑,而因为他们是用跑的,所以节奏比我要快?——这真像个悖论。接下来的这天我在山顶遇到徒步4小时的Hank,在英国湾遇到遛狗的Tom,在沙滩遇到躺着晒太阳看书的Lucas,不得不说一句,Lucas告诉我加拿大人平均一年读17本书——“是的,相比之下,加拿大人更有闲工夫。” 

从飞机降落在温哥华的第一天,我还没有走出机场就把手表倒拨了15个小时,但直到2周后要离开时,才觉得自己真正进入了“当地时间”。回想自己在北京的生活,用一个月的工资办了一张某高档健身俱乐部的年卡却只用来洗澡;有3年没去过颐和园,5年没爬过香山,更不知道北京已经开放了大小无数免费公园;还曾经在即将离职的最后1天,因为忍受不了公车要花1个小时才能到公司的那份焦虑,而花了60元打车上班……

谁说旅行结束后,人们永远只能回到生活的原点?坚持环保公车出行、和朋友预约网球课、优先安排周末郊游活动……这些都是我新北京生活日程的优先项目。

20081031 十月最后一天 办公室记录

连续两个晚上,sz工作人员在晚上打电话交流业务,十分反感。

连续两个晚上,sz工作人员在晚上打电话交流业务,十分反感。

上午给龙江天使美衣电话,关于SZ货品的质量问题,似乎还可以,只是有点晚了,天气已经很凉了,但还是没有厚实的棉服可以出手,而且,税务查的比较紧,打算先缓和一下,在哈尔滨进一些货品,也是个办法。

整理了我的博客,感觉还好。163竟然准备了博客搬家工具,让我很惊讶。

上午先给DAVID发了一封邮件,原来给毛的,转发,催促关于基地迁址一事;

给潘发了计划,等消息,估计问题不大;

需要报销费用了,但租车发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李忠民主任意行三人来访,在昆山参观后感觉昆山基地过于偏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所以想来苏州看看,给他们介绍了一下苏州的情况,强调了一下苏州的优势,对方比较有兴致,希望有机会合作。

没能约网进的邵经理见面。

2008.10.31 小雨 周末 哈尔滨房款拿到了

 一天无话,忙着完善我的博客;

下午三点,接到通知,哈尔滨的房子手续办理完毕,已经拿到房款了,感觉不错的,只是,少了一套房子,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关于园区的房子,虽然签订了合同,但还是等两天在全部付款比较好,因为房屋新政一直没有明确贷款利率折扣细则,别有什么好事我们因为急于付款而错过了。

想想这几天耽搁的非常值得,先是中央新政,减少契税50%,降低大款利率为7折,就省了几十万元了,感觉很不错的。但愿不要过几天就真的大幅度降价,那我就赔了;而且,我买的房子这几天竟然涨价了,跟没想到,谁都想不到的,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还有如此不怕死的开发商。

天气一直在下雨,情绪不高,早晨不到四点就醒了,再也没睡着,有点困了。

温哥华改变我北京的脚步

在出差去温哥华的前三天,我每天的平均睡眠不足5个小时,而这绝不是因为兴奋所致。我最忙碌的最后一天几乎惨不忍睹:早上7点起床,赶着8点到公司,把头天晚上校对好的黑白纸样标好各种备注放在美编的桌上;给国外发邮件继续索要久久没有回复的照片;撰写下午用的采访提纲;10点钟,编辑部例会我是绝不能缺席的,因为老板通常会在某人出差的时候格外“想”她,并经常发问“那个谁怎么好久没来?”;12点的午饭我决定奉献给另一轮校稿,这样可以让我下午准时在1点半出发采访;从公司到采访的酒店,坐公车要45分钟完全来得及,但我心急如焚,根本受不了迟钝的公车走走停停;然后去另一家酒店补拍图片时,我也同样一挥手上了出租车;6点回到公司时,同事们都下班了,美编把改好的稿子留在了我的桌上,查邮件时发现我终于收到了国外的回复;朋友在MSN上约我打网球,我哼哼了两句歌词“没时间,我没时间”就把她给回了……谢天谢地,这样的生活终于在我第二天中午登机的那一刻终止了,我关了手机,爱谁谁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已经习惯并且感谢这种出差前的奔波与昼夜颠倒,它不仅让我一天之内能处理完3天的工作,还能让我在飞机上享受比家里还踏实的睡眠,并且非常有助于克服时差。但对我这样的亚洲旅客来说,温哥华最大的时差并不是格林威治时间之差,而是生活节奏之差。

北京香格里拉酒店的公关经理E小姐曾经在加拿大工作了3年,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上午10点多,老板很生气地问她,“上班时间你怎么不工作?”E小姐委屈地告诉老板自己把今天的工作都做完了,老板气汹汹地说“那明天的呢?”E小姐小声嘀咕着“我三天的工作都做完了。”老板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摇头走了。亚洲员工接到任务,不是计划下周或者明天做,而是计划现在就做。但在加拿大,人们都保持在同一个秩序的节奏上工作,没有人慢,但也没有人快。

温哥华改变我北京的脚步 - 网络麦田守望者 - .

在格林威治时差影响下昏昏睡去的第二天上午,加拿大朋友Josie和我们一起在STANLEY公园骑自行车,高纬度加上海岸气候,温哥华秋天十几度的气温把公园里的植物渲染成十几种深浅颜色,天蓝得就像北京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温带树木上都挂着那种让加拿大人自豪的、可以证明空气质量的绿色絮状物,尽管气温只有15摄氏度左右,沿海的公园跑道上仍不乏穿着短裤甚至比基尼的慢跑者和自行车骑行者。

“你觉得温哥华的生活节奏慢吗?”我问Josie,她一边跟在我后面骑自行车,一边说,“如果是说这些在STANLEY公园慢跑的人,我想这里的速度可不慢呢。但他们怎么有时间在星期三的上午慢跑?因为他们的生活很慢。”Josie把我说晕了,因为生活节奏慢,所以他们有时间慢跑,而因为他们是用跑的,所以节奏比我要快?——这真像个悖论。接下来的这天我在山顶遇到徒步4小时的Hank,在英国湾遇到遛狗的Tom,在沙滩遇到躺着晒太阳看书的Lucas,不得不说一句,Lucas告诉我加拿大人平均一年读17本书——“是的,相比之下,加拿大人更有闲工夫。”

从飞机降落在温哥华的第一天,我还没有走出机场就把手表倒拨了15个小时,但直到2周后要离开时,才觉得自己真正进入了“当地时间”。回想自己在北京的生活,用一个月的工资办了一张某高档健身俱乐部的年卡却只用来洗澡;有3年没去过颐和园,5年没爬过香山,更不知道北京已经开放了大小无数免费公园;还曾经在即将离职的最后1天,因为忍受不了公车要花1个小时才能到公司的那份焦虑,而花了60元打车上班……

谁说旅行结束后,人们永远只能回到生活的原点?坚持环保公车出行、和朋友预约网球课、优先安排周末郊游活动……这些都是我新北京生活日程的优先项目。

继续阅读“温哥华改变我北京的脚步”